经文:出20:8-11;约9:14-16
安息日在经上提到134次,其中旧约79次,新约55次,可见安息日的重要。“安息日”即一周的第七日,相当于现在的星期六,从星期五日落时开始,到星期六出现两颗星星以后结束。十诫中的第四诫就是当守安息日,神要求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谨守遵行,因此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看重安息日,那么,守安息日还是行善呢?耶稣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守安息日还是行善?》。
一、当守安息日
1.神把第七日定为圣日:(创2:1-3)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创》1章记载了神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2.当纪念安息日:(出20:8-11)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申命记5:12-15)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 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 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以色列人寄居在埃及地作奴隶的时候,没有安息日,每天都在为埃及人作苦工。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当年五旬节,在西奈山上,神在烈火丛中给以色列人颁布了神圣而庄严的以十诫为中心的律法、典章。在十诫中,神要他的选民以色列人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工,第七日是向神当守的安息日,纪念神用六天时间创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
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三十八年后,当他们来到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时,摩西向以色列人重申神的律法,再次重申让以色列人纪念安息日,是要他们纪念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他们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因此安息日不单是纪念神的创造,也是纪念神的拯救。
耶和华神规定以色列民要守安息日是为了让他们在这日全人得安息,专心敬拜神:(马可福音1:21)到了迦百农,耶稣就在安息日进了会堂教训人。
(路加福音4:16)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路加福音4:31)耶稣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训众人。
(路加福音6:6)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训人,在那里有一个人右手枯干了。
(路加福音13:10)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
(使徒行传13:14,44)他们离了别加往前行,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 ……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 神的道。
(使徒行传15:21)“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使徒行传16:13)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使徒行传17:1-3)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坡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
(使徒行传18:4)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3.安息日被称为圣安息日:(出16:23)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这样说:‘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利23:3)六日要做工,第七日是圣安息日,当有圣会;你们什么工都不可做。这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
安息日也被称为圣安息日,是要以色列人向耶和华神守安息。以色列人的祖先四十年在旷野飘流时,神在六天内从天上降吗哪;但在圣安息日那天,神不从天上降吗哪。以色列人在圣安息日,不可作工,当有圣会,向神守安息日。
4.务要守安息日:(出31:12-1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所以你们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这日做工的,必从民中剪除。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
耶和华神一再吩咐以色列人,务要守安息日,因为这是神与他们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这日做工的,必从民中剪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神在第七日享受安息,百姓也要守安息日。
5.违反安息日的人被石头打死:(民15:32-36)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遇见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遇见他捡柴的人,就把他带到摩西、亚伦并全会众那里,将他收在监内,因为当怎样办他,还没有指明。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总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于是全会众将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他,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就在神刚颁布律法不久,就有人在安息日拾柴,遇见那人的人就把他带到会众那里,会众按着神的吩咐把那违反安息日的人用石头打死。可见违反安息日乃是死罪,与杀人、奸淫一样是大罪。
6.有关安息日的条例细化成49条:以色列人到迦南地得地为业之后,出现了专门研究律法的文士、律法师,他们把律法中有关安息日的条例细化成49条。具体规定了安息日可做与不可做的事,做不可做的事就是违反安息日了。违反安息日一直被以色列人视为当治死的大罪。
二、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掐了麦穗
1.门徒掐起麦穗来吃:(太12:1)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
(申命记23:24-25)“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
”那时”就是(马太福音11:28)在耶稣基督那里得享安息之时。古人出门在外,并不能随处找到饭馆,所以允许在别人的田间吃穗子或葡萄,可以供应旅行者的需要。神体恤有需要的人,但并不鼓励人的贪欲。当时“随意吃饱”是体恤,“装在器皿中”拿走就成了偷窃或抢夺;“用手摘穗子”是体恤,“用镰刀割取”就成了偷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
2.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太12:2)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
法利赛人可能认为掐麦穗相当于收割,用手搓相当于打谷,把壳抛开相当于簸糠,吃则证明他们已经预备了食物,在他们看来,门徒吃了几个麦穗竟然违反了四个安息日的禁令。法利赛人关于安息日的规定已经繁琐到一个程度,没有相当的学问就不知道安息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心里完全失去了安息。但法利赛人此时批评门徒的动机更可能是出于嫉妒,是想指责他们的老师并没有在拉比学校受过律法的训练,所以带出的门徒在律法的细节上也怠慢疏忽。
门徒“掐起麦穗来吃”的行为在平时并不违反律法,但因着是安息日,法利赛人就在此大作文章,向耶稣控告他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法利赛人指责耶稣门徒的不是掐起麦穗来吃的行为,乃是门徒在安息日掐了麦穗,错在了时间而非行动。那么门徒这样做到底违不违背律法呢?我们从后面耶稣基督对安息日的解释已经可判定门徒这么做不违背律法。
3.怜恤胜过祭祀:(太12:3-8)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耶稣向他们列举了大卫吃了陈设饼的事来证明门徒无罪,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神殿内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埃及记29:32-33)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吃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他们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但大卫在逃避扫罗王的追杀、饥饿难挨时,他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撒母耳记上21:1-6)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神既没有定大卫的罪,也没有定给他们圣饼的祭司亚希米勒的罪,因为神以怜悯为怀,他重视人的生命过于律法的条文。可见律法的真意——“怜悯”比律法的规条更加重要。
耶稣也列举祭司在安息日也要献祭的事:(民数记28:9-10)“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这是每安息日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
(利未记24:6-9)“要把饼摆列两行(行或作摞下同),每行六个,在耶和华面前精金的桌子上。又要把净乳香放在每行饼上,作为纪念,就是作为火祭献给耶和华。每安息日要常摆在耶和华面前,这为以色列人作永远的约。这饼是要给亚伦和他子孙的,他们要在圣处吃,为永远的定例,因为在献给耶和华的火祭中是至圣的”。
祭司在安息日需要在陈设饼的桌子上摆饼、献祭,虽然也是在做工,但因着是在殿里向神作的,是为了让百姓更好地敬拜神,所以这样的工作不算有罪。圣殿是耶稣基督的预表,耶稣基督是圣殿的实体。
由此可见,“殿”比“安息日”的律法更大。“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是指基督是更大的殿,是真正的殿:(约翰福音2:19,21)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可见律法的精意——“敬拜”比律法的规条更加重要。
7节是耶稣第二次引用旧约[第一次在(9:13)]:(何西阿书6:6)我喜爱良善(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 神,胜于燔祭。来说明神喜欢从里面活出神的性情,而不是在外面遵守宗教规条。神喜欢以“怜恤”为怀,他如何对待我们,他也愿意我们照样对待别人。
这里的“怜恤”是神对人的施恩根源,“祭祀”是人对神的敬拜方式。这里强调律法的精意——“怜恤”比律法的规条“祭祀”更重要。我们不能拘泥律法的条文,却忽略律法的实际。如果法利赛人能够明白律法的精意就不会因着耶稣门徒饥饿而吃麦穗而恼怒。
4.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马可福音2:28)“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路加福音6:5)又对他们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在这里,耶稣告诉法利赛人一条真理: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表明他有权柄支配安息日,有权柄解释安息日的律法。天国之王要把人带进天国,就是叫人到他面前得着安息、在天国里享用安息。他喜欢赐给人真安息,而不喜欢人受安息日规条的束缚。只有在他里面才能享安息,正如主耶稣所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8-30)。
三、耶稣在安息日行善(治病赶鬼)
耶稣为了让犹太人明白安息日的精义,常在安息日行善,福音书是记载耶稣在安息日行了七件神迹(太12:9-14;可1:21-34;路13:10-17;14:1-5;约5:1-18;9;),我们从其中选择几件来看犹太人对此事的反应:
1.安息日治好萎缩的手:(马太福音12:9-14)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在一个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的时候,看见那里有一个枯干一只手的人,“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马太福音9:12)。”若在平时,有病的人找医生治病是理所当然的事,可问题就出在安息日,因此有人问耶稣“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面对周围人不怀好意的试探,耶稣反问他们“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你们知道救一只羊出离坑里,人比羊是何等贵重呢?因此耶稣给出他们的结论是“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就治好了那人萎缩的手。但法利赛人看见,就以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是犯了安息日,他们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2.耶稣在安息日医治18年驼背女人:(路加福音13:10-17)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耶稣看见,便叫过她来,对她说:“女人,你脱离这病了!”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与 神。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主说:“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耶稣说这话,他的敌人都惭愧了;众人因他所行一切荣耀的事,就都欢喜了。
又是一个安息日,耶稣照常在会堂里教训人,那里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虽然这女人没有求主,但耶稣看见她就怜悯她,主动叫过她来,告诉她“你脱离这病了!”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与神。一个驼背的女人,因着耶稣的怜悯,在一瞬间得了痊愈,感谢神!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恪守律法管会堂的却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以为他犯了安息日,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耶稣严厉谴责了他的“假冒为善”,知道怜恤牲畜,却不知道怜恤人。
3.安息日治好38年的病人:(约翰福音5:1-18)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所以犹太人BP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
当犹太人的一个节期到来时,耶稣来耶路撒冷过节,安息日在毕士大池边,治好一个38年的病人。那人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因此犹太人BP耶稣,耶稣又称神为父,因为他与父原为一(约10:30),这使得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
4.安息日治好生来瞎眼的:(约翰福音9:1,6-7,14-16)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 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又是一个安息日,耶稣看见一个生来是瞎眼的,虽然他没有祈求耶稣的医治,但耶稣却主动地怜悯他,治好了他的眼睛,他在法利赛人面前见证耶稣如何治好了他的眼睛,引起了法利赛人议论。那些恪守律法的法利赛人看到的是耶稣不守安息日,因此说耶稣不是从神来的,是个罪人;而那些较开明的法利赛人看到耶稣所行使生来瞎眼的看见这一大神迹,就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因为罪人不可能行这样的神迹,因此推理得出结论说耶稣不是罪人,是从神来的,是弥赛亚。他们就起了纷争,直到今天,信与不信的还在纷争。法利赛人不愿意相信这人从前是瞎眼的,又叫来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告诉他们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法利赛人却要这人承认耶稣是罪人,这人却从自已亲身的经历中推理出耶稣是从神来的,教训了这群灵性盲目的法利赛人,他被法利赛人赶出了会堂,但耶稣及时安慰了他。
总结:虽然诫命中吩咐以色列人当守安息日,但“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律法的总纲就是爱,而且耶稣“也是安息日的主。”因此,耶稣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在安息日继续医病、赶鬼,来教训当时死守律法字句的法利赛人,让犹太人知道行善比守安息日更重要,这在当时对犹太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上一篇:第108讲 基督教全靠基督
下一篇:返回列表